马一德:新质生产力的知识产权生成路径

  • 发布者: IPer
  • 创建时间: 2024-07-22
  • 4767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拓展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激励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知识产权的发展规律、丰富内涵和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和知识产权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探寻新质生产力的知识产权生成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资料是数智化工具,创造和转移使用价值的效率有了质的飞跃;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既包括有形的高科技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知识产权,体现为传统劳动对象的数智化,不仅包括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的劳动对象。因此,新质生产力需要与之匹配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与之相适应的创新生态和运行机制才能生成。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的质效跃升与优化组合的过程,也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的过程,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通过深层次改革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体制机制,使新质生产力的赖以生成的各项制度更加规范科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准有力的政策和法治保障,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运用,推动劳动资料的迭代升级。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持续发展、稳中提质,我国全球创新指数综合排名已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3年的第10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24个,跃居全球第一。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同我国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形成历史性交汇。新征程上,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战略导向作用,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一方面,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储备,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知识产权布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我国仍存在专利转化率较低、对产业创新支撑不足等现象,我们应落实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要求,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切实将专利产业化释放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解决关键技术领域被“卡脖子”的问题。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良性互动,推动知识产权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度的迭代升级。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一方面,打好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政策的“组合拳”,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知识产权协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速度。通过科技专项支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引导,让企业有积极性开展研发活动,逐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大科学装置、大数据、算力设施等领域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的研究,推进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另一方面,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凝练科研力量。围绕产业链开展知识产权布局,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织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带领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合体,以专利产业化促进重点产业强链增效,加强重点产品国产替代和产业链重组研究,围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开展专利预警和风险防控,充分发挥专利导航在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发展的决策支撑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迭代升级。我国长期积累的“基建红利”正在转化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红利”。近年来,我国建立健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已突破15万亿元,达到15.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7%,全国已布局建设100多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数字经济业务应用遍地开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涌现了数字文旅、数字医疗、智慧工厂、数字金融、数字健康、智慧养老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征程上,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一方面,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机制,拓展科技赋能的广度和深度,在基础材料、关键元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领域进行突破。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延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规模,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营商环境的迭代升级。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取得显著进展。知识大爆炸和技术迭代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谁能紧跟科技创新的脉动,推动营商环境的迭代升级,为科研成果商业化应用提供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一方面,强化市场需求牵引创新供给。在探索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克服相关权益的确认和保护的滞后性,特别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较高知识和技术含量领域,通过加快知识产权立法,加以重点保护,更好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市场经营主体的现实需求。向公众推广宣传知识产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科技创新,加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强银行、担保、金融服务机构资源整合,构建多样化的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和线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贷款担保、企业上市等“全周期”咨询、融资服务,创造数智化营商环境。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人才资源的迭代升级。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泉,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交汇点,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环节。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但同时应当看到,我国基础科研还存在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教育和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尚待加强。这就需要我们回应新质生产力对人才资源迭代升级的迫切需求,增强科学研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靶向性。一方面,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着力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依托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培育机制和教育方法,注重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撑。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以高质量学科体系支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建立健全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为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的持续涌现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以自主知识体系为主线的有组织科研新范式,将知识集群式创新与有组织、有计划的科研活动统一起来,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以灵活聘任方式引入急需紧缺的技术专家,鼓励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理流动,加大对高价值专利发明人的股权期权激励力度,创造让顶尖人才持续涌现的学术和文化氛围。

       原文载于《人民政协报》(2024年07月22日 第 5 版),链接:http://share.183read.cc/article/5565184/5.html?t=172160669619715